抑郁,我小时候没听过,但现在却成了几乎全民皆知的话题,尤其是做父母的!
前两天刚看到一个妈妈在网上无助道:“孩子高一,因抑郁休学了,真的好迷茫,但他在学校手脚发软,心特别堵,想哭,不知道休学这个决定对不对?”。
和上千名孩子打过交道,也深入接触过几十个抑郁倾向的孩子,我想说几句。
01 是否休学,不是重点
“休学“的决定对不对,并不是重点。因为你真正想要的,是让孩子走出抑郁,正常进入学习状态,没错吧。
如果休学能达到这个目标,这个决定应该就是“对”的。相反,如果不能达到,甚至反而让孩子状态变得更低(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),那就“不对”。
所以,关键问题是:如何改变抑郁,调整孩子的状态?
02 抑郁,只是表象
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需要明白抑郁的根源。
有的家长说,孩子在学校成绩不好,慢慢导致孩子抑郁了;
有的家长说,孩子在学校人际关系不好,没有朋友,所以孩子抑郁了;
还有的说,是因为被同学瞧不起,不受老师喜欢,读书实在无趣等。
我想说,这些都不是,它们其实是结果,而不是原因。
是首先因为心理状态不佳,致使孩子自卑,负面、没状态,进而导致学习不好,人际关系不好,生活无趣等结果。而这些结果又反过来又影响孩子心理……恶性循环。
事实上,孩子抑郁或不想上学问题的根源,通常不在学校发生的那些事,顶多算个导火索。
根源在哪?
也许你猜到了。大部分都来自家庭,在孩子的过往经历。
来自你对孩子的一次一次批评和否定,让孩子没有价值感;
来自你对孩子无尽的要求和目标,让孩子没有成就感;
来自你对孩子事事包办和安排,不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,让孩子没有自主感;
来自你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和结果,而不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,让孩子没有归属感。
自打这些事情的发生,抑郁就已经开始了,只不过那时候很微弱,你觉察不到或根本不重视。随着日积月累,到今日终于爆发——不上学了,不说话了,不见人了,甚至不想活了!
抛开先天病因,抑郁的核心,是心理能量的缺失。
03 抑郁的孩子,最需要什么?
面对抑郁,目前一般是两种途径,一种是心理,一种是药物。
药物,我没有太多发言权,只是建议,必要情况下才使用,然后不依赖(更多是在前期,后期还是要回归心理咨询)。仅个人看法!
心病还须心药医,心理方面调适是关键。前面讲了,孩子抑郁,本质是心理上的“营养不良”,所以,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把这些营养给补上。
- 孩子需要有人能看到心里的感受和想法,能真正理解他;
- 孩子需要有人能带他改变对自己以及对世界的认知,不是一片黯淡和灰色,感受到世界充满色彩和活力的一面,给他自信和希望;
- 孩子需要有人能让他体验到生活的趣味,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度和美好……
核心是:感受爱——让孩子感受到爱!
这些才是孩子当前状态最需要的东西,也是家长要努力去提供的东西。会有难度,但值得!
(我知道对你来说还不够具体,但只能说个方向和大概,因为实操起来有太多细节,这个文章容量装不下。)
所以,如果孩子有抑郁倾向,要不要休学,得看家长或学校能否在日常给到孩子这些。不然,即使回到家,很多也是一个人关在房间里,不跟人说话,不轻易出门,不运动,甚至不洗澡,只是看着手机和网络……那样更容易让一个人的精神状态Down下来,持续低落。
最后一个温馨提示:
不要随意给孩子贴“抑郁”标签,即使学校说了,哪怕心理医院给出了所谓的“诊断”(有的诊断过程真的很……哎),我仍然想告诉你,不要随意说孩子得了抑郁,不然会无端给孩子落下心理病影。
/ END /
原创 | 一点老师
实用教育心理学人,2个孩子的爸,爱看本质、喜讲系统、力求实效。点个关注,一起共修。
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¥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。 添加 微信:a1978531790 官网:www.xlzxkf.com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axlfd.com/5501.html